保定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2015年5月7日
A卷
1. C。分析:“两种风格相较,多里克柱式倾向于优美的样式,爱奥尼柱式趋向于崇高的样式。”错,应是“两种风格相较,爱奥尼柱式倾向于优美的样式,多里克柱式趋向于崇高的样式。”
2. D。分析: C“因此只有‘纯粹美’才会引起人们愉快的感受”片面,还有“依存美”。
3. C。分析:A“截然不同”的说法不对。B“它最典型的特征是宁静”是温克尔曼的观点。D“因此两者的审美效果都是最终达到主客交融的境界”结论错误,依据原文,崇高的对象“对主体造成恐惧,因而产生拒斥和威胁,进而唤起了主体自身的理性观念和勇气后,主体便超越了对象达到新的精神境界”。
4.B(轻易:贸然行事)
5.C
6.B(原文“虽非指事赃贿”)
7.(1)他和叔父分开居住,叔父被奴仆诬陷为叛逆,游道用计诱回了奴仆,杀了他为叔父雪恨。(“别居”“为”“ 诱”“雪”各1分,句意1分)
(2)我执法过于严厉,多次遭受艰难困苦,这是我天性如此,子孙不值得把我当作榜样。(“刚”“ 数”“屯蹇”“师”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宋游道,是广平人。父亲宋季预,任渤海太守。宋游道二十岁时在渤海郡陪同父亲,父亲亡故时,官吏的馈赠,他丝毫不接受。侍奉母亲以孝顺而出名。他和叔父分开居住,叔父被奴仆诬陷为叛逆,游道用计诱回了奴仆,杀了他为叔父雪恨。魏广阳王元深北伐,请他作管理铠甲的小吏,等到广阳王做了定州刺史,又任命他为府佐。广阳王被葛荣杀死后,元徽诬陷他投降贼寇,逮捕了他的妻子儿女,游道替他们上诉而使他们得到释放,又和广阳王的儿子一起把棺木迎回家埋葬。中尉郦善长嘉赏他有气节,引荐他作殿中侍御史,御史间传说:“见贼能讨宋游道。”
后来神武帝从太原来邺城(北齐都城,以太原为别都,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朝廷),见到了他,说:“这个人就是宋游道吗?常听说他的大名,今天才见到本人。”升任他作了别驾。后天,神武到达司州,宴会大臣时,举杯劝他说:“喝了高欢手中这杯酒的是大丈夫,按你的为人,应该喝这杯酒。”等回晋阳的时候,文武百官在紫陌告别。神武帝拉着他的手说:“我了解权贵中有人怨恨你,你只管用心办事,不用心怀畏惧与顾虑,凡事与人商议而行,不能贸然行事,我会使你的官职和他们相似。”于是上奏皇上任他为中尉。文襄又执意请求,便任吏部郎中崔暹为御史中尉,游道为尚书左丞。文襄对崔暹和宋游道说:“你们一人负责南台,一人掌管北省,应该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到了尚书省后,弹劾太师咸阳王元坦、太保孙腾、司徒高隆之,司空侯景、尚书令司马子如利用公家的金银,放贷取息,虽然不是揭发贪赃受贿,却也是不畏豪强。又上书批驳尚书省各种违法事几百条,尚书省的豪强及官吏王儒等人都受到鞭刑和叱责。开始按照旧例,在尚书省门口设立签名的地方,记下每人出入早晚的情况,尚书令仆射以下的官员都小心翼翼。
游道性情刚直,嫉恶如仇,看到别人犯罪,都想把他处以极刑。弹劾大臣雷厉风行,又好揭发人的隐私。审问案件,鞭挞严酷。兖州刺史李子贞在本州贪婪暴虐,游道查办了他,文襄因为子贞参预起兵有功,想含糊了事。游道疑心陈元康是子贞的内应,暗中向文襄报告说:“子贞、元康有交往,恐怕他另有请托。”文襄很生气,在尚书都堂召集百官,打死了子贞。宋游道任官都很严谨,可是有时又大收贿赂,分给生活艰难的亲戚朋友,遇到失去父母或家境贫困的人,就为他们主持婚嫁,遇有丧事必会哀伤,并亲自办理丧葬事宜。游道常常告诫他的孩子士素、士约、士慎等说:“我执法过于严厉,多次遭受艰难困苦,这是我天性如此,子孙不值得把我当作榜样。”孩子们认真听取父亲的话,为人谦逊柔和。
8.①颔联写燕子蹬踏花枝,莺儿叼啄花朵,是多么的急切啊!而地面上污秽的地方那么多,美好的地方那么少,让这些芳洁的落花到底落到何处呢?(或说“无处可去”也可)(2分)②表达了诗人对落花无处存身的痛惜之情。(如说是对清廷对抗清志士的残酷迫害的愤慨,和对不肯归附满清的志士无处存身的同情也可得分)(3分)
9.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把“晓露”沾染之下分外寒冷的花枝和肥厚润泽的绿叶(绿叶投下的浓密绿阴也可)作对比。(2分)以“芳条”“绿荫”喻人,表达自己宁可处境艰难,也不肯屈从满清的高洁情操,和对变节者的嘲讽蔑视。(2分,意思对即可。)
10.(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3)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11.(1)BE(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C、D不给分)
解析:A “怨恨之情”不合理 ,C 不是对老侯的讽刺,D“全方位展现了近代中国历史变迁”错。
(2)
①踏实、好学:学艺时从未受伤,肯付苦,受到师傅赏识。
②聪明、善于钻研:琢磨修好架子、小提琴。能修各种乐器。
③了解人情世故(懂得生存智慧):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政治因素,怀有自知之明,一眼就认出是神父的那把提琴,但没有吭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
①写出这把好琴没有得到应有的爱惜。
②体现出老侯对这把琴的熟悉以及珍爱、惋惜之情。
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老侯曾仔细研究修理过这把琴,引起下文对着把琴的命运的描写,这把琴并没有得到好的保存。(也为下文做出铺垫也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
①这样写适合本文叙述内容丰富的表现需要,便于密集、清晰的组织、传达信息。
②这样写便于加快小说的叙事节奏,能推动小说情节快速发展。
③这样写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时间跨度长以及多场景些人、叙事的特点。
④这样写使小说内容的表达简洁、准确,给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
(1)答D给3分,答 C 给2分,答B给1分。(A项,“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言过其实,应是 “给他带来了温暖与安慰”。E项所述,是文学的描写,不是真实的情况。B项,不是做“生物学家”,而是“研究昆虫”。)
(2)
①从写作内容上看,法布尔的著作是一部为昆虫书写的传记和生命史,与荷马和维吉尔的史诗类似。
②从写作态度上来看,法布尔对自己的创作对象像荷马和维吉尔一样充满了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③从写作目的上看,《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揭示生命的奥秘、赞美和讴歌仁义高尚的生命的尊严与含义的宏伟诗篇。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
①小时候对自然和昆虫有极大的好奇心。
②通过刻苦学习,取得数学、物理的学士、博士学位,获得扎实的学术储备。
③有实现理想的坚定决心和顽强的意志、执着的精神。
④对研究对象和自己的事业充满尊重与热爱。
(答对4条给6分,答对3条给4分,答对2条给2分,答对1条给1分。)
(4)
①点明法布尔一生致力于昆虫的研究;
②表达作者对法布尔的悼念与敬仰。
③暗示法布尔对昆虫的极大热爱与尊重。
④运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制造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⑤照应文章结尾,表达哀思。
(每条2分,答出4条给满分。)
13. A(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者说话动听。侃侃而谈:是指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破釜沉舟: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讷言敏行:讷,(说话)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
14. D(A. “ 原理是……办法”搭配不当。B.不合逻辑。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词语知识……并列不当。C. “依据……为基础”,句式杂糅。)
15. B(看词语,“也”字连接④③。看内容,②⑥国内国外比较,①句的“合法的”与横线后的内容衔接紧密,所以选B)
16.①概率具有矛盾的一面 ②他列举大量例子验证自己的理论 ③中奖率却低于很多没他买得多的人(答案方向正确,或合情理可酌情给分。)
(①由全文概括归纳首句。②抓标志。横线后“比如”,表明后面的内容是对横线上的句子的解释。③依据逻辑推测第三处为其中奖率低于其他人等内容。)
17.(意图合理2分,两种修辞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一:(画面上)一个U盘,一个水龙头,题为“即插即有水”,说明作者意图表现数字技术的地盘越来越大,难道这种情况不能出现?(比喻、反问)
参考二:(画面上)一个U盘,一个水龙头,题为“即插即有水”,说明作者意图调侃在数字技术极力扩张的时代,会有本事插上优盘送来水?(拟人、反问)
B卷
2. C。分析:A“截然不同”的说法不对。B“它最典型的特征是宁静”是温克尔曼的观点。D“因此两者的审美效果都是最终达到主客交融的境界”结论错误,依据原文,崇高的对象“对主体造成恐惧,因而产生拒斥和威胁,进而唤起了主体自身的理性观念和勇气后,主体便超越了对象达到新的精神境界”。
3. D。分析: C“因此只有‘纯粹美’才会引起人们愉快的感受”片面,还有“依存美”。
14. B(看词语,“也”字连接④③。看内容,②⑥国内国外比较,①句的“合法的”与横线后的内容衔接紧密,所以选B)
15. D(A. “ 原理是……办法”搭配不当。B.不合逻辑。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词语知识……并列不当。C. “依据……为基础”,句式杂糅。)
其余同A卷